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草清> 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的颈圈松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的颈圈松了(1 / 5)

大人物的心眼是很小的,特别是你动了他的银子。

苏州织造李煦就是个大人物,尽管他的官职很小,尽管朝堂都只将他当作皇帝的狗,可朝堂大臣和地方大员是守宅门的狗,李洵这样的内务府高级包衣是守卧室的狗,两拨狗互相鄙视,较量优越感而已。

不谈奶兄弟这层关系,奏折制度的兴起,就跟康熙与李煦这样出外的内务府高级包衣要保持单独而且秘密的联系有关。甚至李肆还知道,后世所存的满清最早一份奏折,就是康熙三十年,李煦向康熙请安的折子。【1】

此时的奏折制度还远不如雍正时代完备,除了康熙宠信的高级包衣外,也就部堂和地方大员有直递奏折的权力,有些督抚提镇都没此权。虽然直上奏折的影响力难以评估,但李肆的诸多手脚,要通过李煦传到康熙那,对汉人和朝政另有一番警惕的康熙会有什么反应,李肆就实在没有把握,只能备着一个字:反,再加三个字:现在反。

所以当这个吉黑子阴恻恻地说出“奏折”二字时,李肆心中一寒,下意识地深吸口气,再次确认一对月雷铳是在腰间。

和李煦的矛盾由来已久,在李肆破坏了湖南春晖堂的囤米大计时就种下了。春晖堂那个在厕所里暴毙的掌柜没人关心,可十多万石米却不是小数目,李肆不可能硬生生吃下。由韶州府和白道隆斡旋,按照每石二两的价格退给了春晖堂,李肆只吞了两三万两零头,没让湖南那边跳起来揪着劫案不放。可终究让春晖堂背后的李煦预期落空,心怀怨憎。

这事大家毕竟隔着一层,还算不上直接的恩怨。之后李煦牵头,将太平关和遇仙桥关仿照含洸关模式,组建关会包了关税,满以为就此能大把搂钱,却不想没了李肆那一套会计和审计帐目运转,书吏巡役的隶属关系也没厘清,更兼任用私人,比之前钞关直管更为[***]。不仅来往商人怨声载道,自己也没捞到好处,全让下面人吃光了,半年亏了好几万两。见这不是颗摇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