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铁骨> 第一五一六章 巨大转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五一六章 巨大转变(2 / 8)

过低不足以保本时,甚至会以高出市场价20%到30%进行收购,以充分确保农牧民的可持续生产。政斧将组建农村信用联社,向农牧民提供低息贷款和高产农作物种子,农机农具等也可以向信用联社进行申请租用,未来收获后只需用很少的农产品抵销租用费用。

在处理中亚地区的民族、宗教信仰等问题上,这一回安家军也捡了个大便宜。

早在苏联建立后,苏布中央便开始致力于民族划分的工作,采取了在主体民族众多的地区划界并建立共和国,这样使得各个民族由混杂居住状态而转变成各个民族聚在一起,分地区居住,这极大地方便了苏维埃政权的管理,同时也在政治上消除了伊斯兰教会在中亚地区的强大影响力。

要知道历史上中亚地区不管名义上是谁统治,但一直未出现过统一的政治实体,只是靠共同的伊斯兰教信仰维持一定程度的“统一”,所以伊斯兰教会在该地区政治生活中一直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亚地区的民众,一直是以统一的穆斯林的身份出现在政治舞台上,这对任何一个政权的统治都极为不利。苏联蓄意将这个“整体”划分为多个民族,统一的教会也就随之分割成为了几个不统属的部分,这非常有利于苏维埃政权对各族进行统治。同时,各民族分开居住后,慢慢地便出现了文化上的差异,开始冲击传统的中亚政治统一姓,即伊斯兰教信仰、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思潮。到二十年代中期,划分基本完成,又过了十余年,现在的中亚各民族,均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消除了不利影响。

苏维埃政权成立后,苏布中央一直致力于打击民族分离主义,许多顽固的民族和宗教主义者被清洗一空,而到了现在,执行清洗政策的中亚各国的布尔什维克组织,也遭到了党内的大规模清洗,留给安家军的,是一个思想和文化都暂时处于空白的地区。而且现在整个中亚地区,只有五六百万人口,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随意安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