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超级能源强国> 第一百七十七章 动力定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七章 动力定位(1 / 6)

关上办公室的门,车间内的噪音顿时降低了不少。

苏城扯了一块布,将手上的机油擦了擦,一边洗手一边问道:“西蒙先生,詹森先生。来参观了,感觉如何?”

詹森不顾他手上的污渍,依旧握手后,笑道:“我们从厂区一路走过来的,贵厂比那些高科技公司还要漂亮。”

话锋一转,詹森又奇怪的问道:“苏董怎么亲自做起了机加工?”

“我也在学。”苏城笑笑道:“如今的工厂,发钱有会计和出纳,技术有实验室支持,我能做的,就是到工厂,和大家一起做工了。”

他说着指指挂在车间顶上的横幅:大干100天,拿下大平台!

翻译用长长的英语,艰难的解释给两个老外听。

西蒙摇头摆手的道:“苏城先生,就算你们已经到了单件预制阶段,后面还有分片预制,立片组装,结构总装,附件组装和结构涂装,100天时间,恐怕是不够用的。”

“所以我才亲自上阵。”苏城看着西蒙,轻轻的道:“我们的工人,每天都工作12个小时。8个小时的正常工作,4个小时的检查和学习时间。和你们不一样。”

70年代的欧洲人还是非常奋斗的,事实上,战后一代的欧洲工人,比中国工人要辛苦的多。他们用了20多年的时间,重新恢复了满目苍夷的工业,重新健全了金融,并创立了崭新的福利体系。到了80年代末,曾经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工人仍然在流水线上,只是因为薪水和工会的关系,不再拼命了。

西蒙所在的费诺尔公司,就不太喜欢工人加班。对他们来说,工人加班的费用,不仅仅是昂贵的加班费,还有因此而提高的保险费用,工会若是因此给予关注的话,不可避免的还要增加律师费。

西蒙脑袋转了一下,道:“中国工人要是能有汉堡工人的效率,再每天工作12个小时,100天也许能完成钻井平台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