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超级能源强国> 第三百五十五章 斯科勒油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五章 斯科勒油田(1 / 5)

1992年的俄罗斯商业银行,利息高的离谱。

国家银行的平价利息是110%,商业银行的利息就高到了220%,一些特殊项目的利息增加到300%也没人管。

中国银行团以提供技术指导的名义,将卢布利息确定为280%,人民币利息确定为20%,美元利息确定为10%,照样被巴威尔等人捏着鼻子认了。

他们自己其实没什么资金储备,至少是没能力买下一块油田的。因此,在全社会疯狂借贷的时间里,他们也不觉得280%的利息很贵,恶性通货膨胀一年就会让钱贬值好几倍。

然而,感觉是一回事,理性是一回事。恶性通货膨胀的持续时间毕竟不可久,而且是逐渐衰弱的。银行贷款则并非如此。

而且,私人商业银行还掌握着一种相当不道德的工具:复利的次数。

同样是280%的利息借贷1万元,1年计算一次利息,并把利息折入本金,5年复利要归还792万元,但要是每月计算一次复利,5年以后要归还2.91亿元。两者相差40倍。

即使是恶性通货膨胀,也赶不上疯狂的复利。

俄罗斯的金融寡头,用20年时间就彻底瓜分了前苏联的财富,成为世界级的富豪,用的也不过就是几种简单原始的金融手段。只是因为国家的监管体系失效,才让他们积累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

但越是原始的手段,就越是残酷。

巴威尔和“虾米”等人期望成为寡头,又没有在第一时间完成积累,就只能承受剥削。

双方对此心知肚明,很快就签署了文件,规定大华帮助提供技术和资金,不论是卢布、美元还是人民币,最终全部由巴威尔等人以相同货币进行归还,抵押品为油田和石油。

在给予大华第一优先的收购权以后,3月中旬,苏城就带着一票队伍,浩浩荡荡的抵达秋明油田。

巴威尔买下的果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