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超级能源强国> 第四百七十一章 扶贫工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七十一章 扶贫工程(1 / 5)

送走了周老,苏城也没弄明白,他出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直到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出现了关于外贸机制改革的的评论员文章,才恍然大悟。

新一轮的外贸机制改革,是对前15年的经济改革的一次总结。就共和国的历史来看,这一次改革不能算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但在90年代的国家经济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值得周老站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事实上,这次的外贸机制改革,只是刚刚启动,周老是恰当的选了一个启动点,用以推动接下来困难的外汇改革。

涉及数十亿美元的对外投资,而且是中国的私人公司向外国进行的投资,以此来牵动一波改革浪潮,既可以说是恰到好处,也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坐在家里的餐厅,吃着热乎乎的蒸鸡蛋,苏城也会为张长亭兔死狐悲两秒钟。

散去迷雾再看往日景象,周老十有八九是更倾向于中哈石油管道的。当然,他不会强力干涉此事的进程,就像是苏城所感受的默契那样,他会在情况恰当的情况下有所表示,只要安大线没有全面超过中哈石油管道的条件,那中哈石油管道的胜率就要大的多。

这与石油总公司预想的是完全相反的。只能说是不恰当的时间,他们遇到了不恰当的领导。

其实,苏城从自己的角度来考量,如果他在决定性的高位他也会做出类似的决定。因为中哈石油管道明显是一条更容易签署协议的管道,而且由私人公司来承建,并不会浪费国家资源,因此,毫无疑问也不影响继续努力促成安大线的建设。

更进一步的说如果中哈石油管道建设成功,很可能直接促使中俄石油管道的协议签订。从全局的角度而言,差不多是有利无弊的。

当然,从大庆的角度,甚至从石油总公司的角度来看,他们受到的损失都不算小。中国第一条对外石油管道的协议签署和建没……天知道国企有多喜欢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