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三国第一强兵> 一六七章 史无前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六七章 史无前例(3 / 6)

气;杨奉脸上却满满的都是失望之情;而陈宫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兴奋之色;荀彧、鲍鸿则是紧紧的皱起了眉头。

神情最复杂的莫过于程昱和陈珪;表现得最从容的是田丰和沮授;最无动于衷的则是张辽。

其实这个答案在很多人的预料之中,早在王羽转战南阳前,就把老爹王匡和蔡邕送回老家了。象王羽这种没什么家世的豪强,回有根基的地方发展势力,也是很正常的策略。

而王羽又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就算回了泰山,他也不会老老实实的呆着,在稳固了根基后,八成要向外扩张。

泰山郡的所在,正好处于兖、青、徐三州的交界点上,他要扩张,只能在这三个方向中选一个。

其中兖州最强,势力分布复杂,是最难攻略的一个;徐州最富,人口稠密,内部也颇为团结,再加上王羽跟陶谦的关系也不错,攻略徐州的可能性也不高。

而青州本来也是个不错的地方,但这里的黄巾之乱规模极大,绵延时间也最长,至今未平,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年初会盟的时候,青州刺史焦和也是响应者之一,而且是很积极的一个,他不顾路途遥远,带了一支上万人的大部队离开治所临淄,意欲前往酸枣勤王。

结果,他还没离开齐国地界,就撞上了黄巾军,直接被打回去了。成了勤王的诸侯中,最早半途而废的一个。

从这件事当中,固然可以看出焦和的无能,但同时,也可以看出,青州的形势到底有多恶劣。蛾贼遍地,连刺史率领的州内主力部队都敢截杀,足可见这些乱贼有多嚣张了。

青州的问题还有很多,众人无暇一一列举,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选择青州同样有很多好处,但好处再大,也大不过青州的种种弊端,避强趋弱,这是个很正常的选择,可放在王羽身上,就显得不太正常了。

离泰山较近的几家,心里都在犯嘀咕,怀疑王羽是在搞明修栈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