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三国第一强兵> 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1 / 5)

话一说开,心情就敞亮了,再品尝美味的时候,众人都发出了和太史慈差不多的感慨。

畅快!痛快!

这下大家都用不着胡思乱想的瞎琢磨了,做事也不用顾虑多多,畏手畏脚,只要放手去做就行。摸索中的各项新政令,也用不着担心一次不能到位,大可通过民间反馈,进行持续性的修正。

有齐威王当年的范例在,这种新模式理解起来也不难,何况还有糜竺在前面顶着呢。马上就要成立的商会,算是这个模式的第一个试点,如果商会取得初步成功,接下来的农会、工会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难度。

肩上没了压力,先前的那些难题也就不再是难题了。

国渊决定将垦荒令做些修改,加点细则上去。以他的才干,当然不会想不到这么简单的办法,他只是担心,修改王羽亲手修订的法令,会不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因此第一时间就否决了,现在没了压力,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小心翼翼了。

既然东渡没有政治宣传方面的特殊意义,王修想得也不是那么多了。既然主公认为东渡对青州有益,那就进行呗,反正只要主公下命令的时候,是保持了理智的,那就不会错,即便错了,也是开拓时代必须付出的代价。

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绝大多数难题都迎刃而解,还有一些无法解决的,也只是暂时的。随着新政的推行,会慢慢的被导入正轨。

晚宴一直持续到了深夜,在田丰这位老臣的提醒下,这才散了席。

宾主尽欢。

只有小孔明的心情有些复杂。拒绝了糜竺同车的邀请,他拉着庞统步行回程。

夜已深沉,无人的街道上静悄悄的,只有水一般的月光洒在屋顶、地上,映出一片朦胧清凉的光晕。

“士元,你怎么看?”诸葛亮突然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声,随即又补充了几句,让问题更加明确:“青州新政,每一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