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唐第一狠人> 第265章 【一位老人的良苦用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5章 【一位老人的良苦用心】(1 / 5)

郑氏族长猜的有些接近事实!

荥阳郑氏和皇族之间真的存在某种隐秘!

可是怪也就怪在此处,李渊忽然负手离开他身前,这位大唐太上皇似乎有苦难言,只在离开的时候发出一声叹息。

但听李渊很是愧疚叹息道:“当年长辈事,却需晚辈担,奈何故人死,长埋黄土间。秘密随风去,活人难心安,可叹不能说,风月也无边。骂名归晚辈,长辈难心欢,待朕驾鹤时,此事方可翻……”

一番愧叹,似乎吟诗,其实李渊这不是吟诗,而是用最简练的文字透露出某种不可说的含义。

他这十二句似诗非诗的话,分明是给大家讲了一个隐藏离奇的故事。

能在朝堂上厮混的没有笨人,李渊知道他的故事大臣们能够听懂。

什么叫做当年长辈事,却需要晚辈担?

这话仅从表面意思就能看出来,当年李家和荥阳郑氏之间必然有某种不可明说的隐秘,这个隐秘涉及到某个长辈的名声,所以不能把它揭露出来昭示于众。因为不能揭露出来,那么只能小辈去承担骂名,承担什么骂名呢,李云和玲珑的婚事。

两人名义上是堂姐弟,结合必然背上千古骂名。

但是李渊却在诗里给出了暗示,两个人虽然背上骂名但是可以结合。

因为,两个晚辈是帮着长辈承担了骂名。

既然是承担骂名,那么真实情况是不需要挨骂,不需要挨骂只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李云和玲珑没有血缘关系。

这种解读环环相扣,一环扣一环,古人确实是很了不起,能用最简练的文字透出无数信息。

李渊也算用心良苦,他为了晚辈之事已经透露太多,比如他诗中的第三句第四句,奈何故人死,长埋黄土间,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说当年的事情荥阳郑氏老族长知道,但是荥阳郑氏的老族长已经死了。

这两句里面又有暗示,暗示荥阳郑氏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