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北宋振兴攻略>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去(2 / 7)

这赈灾,着实让人头疼不已。

“官家让某来找士美,是不是士美有什么良策?”李纲也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官家让他来找李邦彦。

李邦彦点头说道:“这里是一本札子,不过你除了向官家要钱以外,你还得问官家要人,就看种太尉和何栗会不会放人了。”

“还得问官家要官,册封张用、杨钦、杨幺等人为各处工赈监的少丞,督办此事。”

“这篇札子的要点还是官家的想法为主,就是以工代赈,不过是先赈再工。确保赈灾,能把粮食,真的赈到了灾民的手中,而不是赈到官员手中。”

“赈济由工赈监赈济,而不是由百官赈济。”

“各司其职,而非由官员代赈。”

李纲打开了札子,细细研读了一番,才确定这浪子宰相不仅仅是个浪子,而且是个很有才学的浪子。

李纲俯首说道:“谢士美教诲。”

“哪里是我的功劳,如果不是官家的工赈监,我能想到什么?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李邦彦可不敢当。

他这些套路招式,其实都是官家在关中和河东路用烂了的招数。

为什么孙博和何栗还留在关中和河东路不回来,就是他们负责的工赈监,联合各村寨的农会在进行赈济。

金祸也是人祸,四处劫掠的金人造成的破坏,要比荆湖北路闹得更加严重的多。

河东路和关中都能把事情办得停当,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各工赈监的少丞们,深入到村寨去振济。

李纲为何不知道这些?

因为李纲不知道河东路和关中现在的局面,他并没有亲眼看到过。

李邦彦做的事,就是他说的那样。拾人牙慧而已,捡到了官家、孙博、何栗在关中和河东路的赈济经验而已。

他只是做个总结,并不敢居功。

李纲想了半天,忽然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