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北宋振兴攻略> 第二百二十八章 枪杆子里出政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八章 枪杆子里出政权(2 / 4)

子里出政权,弓弦笼罩之地,就是大宋之土。

这种全新的认知和孟子的君为轻,社稷为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又超脱于孟子。

这就是李清照最喜欢赵桓的一点,身处高位,飞在云端之上,却又能看到一切困难,也愿意看到一切的苦难。

哪个皇帝能够做到?

“而现在这商贾,就是茶杯。”李纲将茶盖打开,苦笑着说道:“你看这中的茶水,茶叶不都是商贾周转天下所挣下的利润吗?也是支撑着我大宋开边拓土最大的财政收入。”

“你是说油水吧。”李清照笑着说道。

她看着茶水和茶叶,这就是让人想不通的地方。

明明天下就这么多的货物,但是经过商贾的来回倒腾,居然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

并且反过来让天下生产更多的货物,进一步的促进大宋的繁荣。

“天下之物皆有定数,可偏偏这商贾就这么古怪,他们难不成还能造物不成?明明商贾不事生产。”李纲也是连连摇头,这是大宋这一百多年来的一个让人奇怪的话题,从来没有圣贤书教他们为何如此。

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繁荣的商贸,带来了极大的财政收入,而这些收入,还是当初商税扑买制的情况下,收上来的税赋。

以后只会越来越多,并且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李纲继续说道:“长期以往下去,恐怕用不了几十年,天下商贾纵横天下,商税怕是要达到前所未有之数,说不定等到哪一天,就没有农税了。”

“我当初问过官家这事,官家说这是在集中生产力的优势。云里雾里,看不懂。”

李清照叹气的说道:“这次邸店商贾联合的抵制低价军粮之事,处理失当,对我大宋不利,对官家的政策不利。李太宰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赵桓在津口建大船之事,众所周知,甚至亲自到津口视察船坞,并且和万国商贾见了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