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北宋振兴攻略> 第七百九十七章 官家之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九十七章 官家之忧(2 / 4)

,当年,他将茶叶送到汴京之后,携带数万本汴梁刊印的九章算术等书籍返回福建。”

“两年后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摄政,转运副使王子京以买腊茶抑民之罪被罢职,所有汴梁印经院的九章算术刊印本都被收回焚毁。”

“大观初年三月,印经院债不抵资,最终结算在民间扑买。”李纲将手中的案宗交给了官家说道。

“元丰七年到大观初年,也就是二十一年呀。”赵桓略带几分叹息的说道。

大宋印经院是大宋最大规模的刊印院,各州府县,都有它的衙门口,刊印大宋教科书的活,是它的职责,而且还包括了一部分汴京雕版年画等民间商贸。

而从王子京案之后,大宋印经院的买卖一天不如一天,而后终于在二十一年后的大观初年,在太上皇赵佶手中,清算破产,扑买给了民间。

印经院扑买给了一名叫王建的邸店一等商贾,而这个商贾的背后,是他的叔父王奇,大观年间,大宋朝的户部侍郎。

在叔父的支持下,印经院逐渐改变了亏损的局面。而后王奇因为站队当时还是太子的宋钦宗赵桓。

而宋钦宗当时并不被人看好,王奇就失了势。

李邦彦拜相,朝中局势风起云涌。

这印经院的生意,失去了叔父的支持,王建自然无力回天,就卖给了世代经营书坊的李邦彦手中。

所以从李邦彦家中查出了六千万贯,是李邦彦他们家中的世代积蓄,同样包含了印经院的收益。

而当年王建扑买大宋印经院,仅仅用了二百贯。

王建宣和年间,李邦彦拜相的时候,就因为登高远眺不慎坠落而亡。那个高台大约有一尺多高。

尚膳楼也曾经是印经院置办的产业,当初喊的口号是把饭庄建在皇城之外!

“今年大宋江南水患,荆湖两路又闹了水疫,国帑的收入比去年就高了不到一千万银元,总计约为一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