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宋第一状元郎> 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过三的决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九章 事不过三的决心(3 / 4)

下次回京自己可就不逃了。我不逃的时候,都给我小心着点,容易要了你们的命。

汴梁那边,自己留下殷慕鸿主持大局,真不知道该是不该。殷慕鸿一直是个谋士的身份,作为一个谋士他做的足够好,就是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帮自己清洗干净底牌。现在看来最难遮掩的,应该是万岁营的规模超标,而且多有敛财的不法途径。杨霖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主要还是因为如今的皇帝是赵佶,这厮当皇帝,你只要不在朝中势力太大就好,蔡京明显不知道这一点,或者说他知道但是想要试探下皇帝的决心。

最终他就落得个五上五下的下场,最终被贬空留下一首:

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而原本时空的童贯,蓄养三万私兵家将,招募孤儿组成胜捷军,称霸整个西北几十年,土皇帝一般的权势熏天,都没有被赵佶盯上。值得一提的是,在原本的时空中这个时候,蔡京和童贯几次角逐斗法,童贯都是完胜的。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圣心偏颇而已。

可以说赵佶的眼光很窄,他自小在汴梁长大,在他眼中也只有汴梁这一片天地。他很有心机手段,但是眼界决定了他只能在汴梁上着眼,避开这个雷区赵佶甚至有一些短视和无知。在徽宗一朝,地方上群魔乱舞,他根本没有治理的欲望,在他看来离开了汴梁都是些微末小事。这也是大宋举国养汴梁,造成的一个后遗症吧。

杨霖和蔡京走的是截然相反的道路,一个设立讲义司,把持朝政,朝中大员尽在他的彀中;一个注重地方势力,东南西北尽是在一些不毛之地,培植亲信封疆大吏,宰执一方。

杨霖为了避嫌,甚至亲手把京营禁军得罪个严严实实,杀了几个将门世家子弟不说,大力扶持西军等边军的做法,也惹得他们很不高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