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2213章各有论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13章各有论断(2 / 8)

记,而不是一个所谓的真理或是规律。

五德终始说虽然在宋代之后没有成为盛行的理论,但是他依旧持续的,深远的,以及变换了一种模式的印在了华夏知识分子的内心之中,甚至比如说是社会神学里面的五个阶段,似乎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后来的阶段就一定会克制前面的阶段,前面的阶段就会不由分说毫无理由的衰败……

这是很要命的。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结构体系也是由人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所谓的五行,或是什么五德。同时五德也经常会成为野心家的托词,或是震荡社稷,或是一场闹剧。

司马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某知之。』这个事情,在他落笔之前,他就考虑过了,向一个盛行的,已经成为了普遍认知的事务提出质疑,肯定是要承担极大的压力的。

『既如此,仲达可有定策?』斐潜问道,然后停顿了一下,补充道,『五德之盛,非言也,乃利也。』

五德之所以成立,甚至是推广到了当下,是因为他有其赖以生存的基础。并且当年邹衍推行五德之说的时候,也并不是没有人反驳过,至少孟子和荀子都说自己有意见,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被秦王所采纳。

因为秦王当时需要的是一种可以证明其行为合理性的东西,并不是追求在道理上是不是合理。相比较而言,孟子的王者论,荀子的霸者说,都不如五德好使唤。简单,听话,好用,还容易清洗,要手动有手动,要自动有自动,还可以翻过来返过去的使用,反正相生相克么,具体怎样都行。

『所谓世长存,而运不常继,春秋之时,战国林立,岂可越众而承,继百年之运?』司马懿说道,『如若五德伦常,天道不可违,那么周王亡国,华夏纷乱,其运何在?若五德可争,则又与天道何干?故今之所替,当以王统之,以霸行之……』

斐潜缓缓的点了点头。

其实司马懿提出否认五德,其中核心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