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2525章石头木头人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25章石头木头人头(2 / 8)

才会使整个华夏后期的封建王朝陷入模棱两可与诡辩无常之中,全靠一张嘴,上下两翻皮,对错标准随便定,使得法治往往沦为空谈,一碰到事情就变成人治,上下左右的信任感几乎为零。

最为简单的例子,就像是有人当着他人的面说『量小非君子』,然后转头又自己嘀咕『无毒不丈夫』;要爬上去的时候表示『人往高处走』,然后转头对自己屁股后面的人说别爬了,因为『高处不胜寒』。

这种严重的精神分裂,就是缺乏整体逻辑性顽疾,行为逻辑随时随地处于一个可以分裂的,不能统一,阴阳状态之中,所以到了后世还有受害者有罪论,还有一个巴掌拍不响,有占便宜的时候什么要优先而在受苦受累的时候却表示别人要发扬风格。

正因为没有逻辑,才让华夏后续的社会观念当中是非对错,是那样的模糊。

不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要追求真理,就必须客观严谨,排除一切主观干扰,来不得一丝马虎。

这就是为什么华夏的文明诸子百家之后,便是再无百家。

因为只剩下了唯心。

绚丽之后,只剩凋零。

罢黜百家,扼杀了荀子的唯物学说,便扼杀了客观,独尊儒术,埋葬了墨子的逻辑学说,也就埋葬了严谨!

啥?法学?那是为帝王服务的,谈不上什么唯心唯物,他们是唯帝王。

这一次青龙寺大论,是不是可以再刺激一下华夏本土的唯物论?

其实有一个比较讽刺的事实,是比亚里士多德早几十年,墨子便已经建立了类似的逻辑体系。在《墨子》中,六篇论述组成的《墨经》,与其他各篇姓质不同,其主要内容不是政治伦理学说,而是科学定义和理论,可以使人通过逻辑方式,树立正确的观点,反驳错误的观点。

当然,墨子最后失败,不是失败在逻辑学唯物论上,而是失败在他反对统治者上,这个跟黄老是一个毛病,但凡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