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2682章天降大任大福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82章天降大任大福报(2 / 8)

这种村庄可以有效的抵抗山贼游匪的攻击。甚至如果有战事发生,正规兵卒也可以同样进驻到建筑体内,形成一个任何土着势力均无法拔除的堡垒。

汉阳新乡这里的模式,在其他侧重点不同的地区之内,也是可以效彷使用的,只需要在土地配置和公共关系的建筑上进行调整即可。

这一类建筑体,基本上可以安排三十到五十户人家,若是再进行扩建第三层,那么就是五十到八十户,按照每户五人进行大概测算,一个建筑体式一百五十到两百五十人,三到四个建筑体,就基本上算是一个乡了。

汉代县乡的上下限差距蛮大的,大县有几万人的,小县也有几千人的,而一般来说一个县有四到五个乡,所以汉代一个乡几百到几千的都算是正常。

在稳定的情况下,人口是会逐渐的增多的,除了加盖第三层的房屋之外,诸葛亮还考虑到了后期扩大的可能性,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比如在工业区加盖一些房屋,将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畜牧业生产彻底转移到商业或是手工业当中去。

同时,这样的县乡体系,除了可以稳定的提供农产品、手工制品等之外,还可以接纳军队当中的退伍兵卒,还可以成为后期架设驿站的点……

这些都是外在的事项,至于在摧毁川蜀地方宗族,乡绅大户的体系上的作用,即使不采用任何行政手段进行干涉,在这一体系下能够形成的再大的宗族规模也不会超过一个村子,甚至有可能会被天然的限制在一个建筑体内。

而且通过接触外界社会,使得原本的山寨体系,乡绅结构,会被影响和瓦解,那些见到了外界的人员的见识提升,加上和外界体系相互关联的加强,自然会让在一段时间之后,这些新村里面有话事权的,就从旧有的地方乡绅大户,山寨头目,渐渐的往退役军人,或是往来商队的头领转移。

放大到更大的体系中,每个地区的标准村会组成一个网络,用道路连接,这就像是一个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