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2812章交通运输多思量,战马驽马分培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12章交通运输多思量,战马驽马分培育(2 / 8)

直至二战的时候,战场运输很多都是靠牲口,更何况是汉代?

为什么不用牛车?

因为牛车太慢了。

骡马?

骡马只有一代。

可能碰巧有一些骡马相当适合,可是传不下去,延续不了。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跨种族的孕育率其实并不高,有的驴马甚至在一起六年了不怀孕,所以没有延续性和长期性,等到战争爆发的时候,总不能要对方配合着等一等,表示自家运输大队的牲口还没有培育好,没准备好,所以还不能开打……

即便是不考虑地方运输,只是考虑骑兵作战,也需要大量的驽马。比如一千的骑兵,其实际上马匹的数量往往是一千二到一千五,多出来的那些战马数量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驽马。这些马匹在骑兵单独作战的时候是由骑兵照料,若是驻防的话则是由会骑马的马夫进行照顾,用来拉车或是驮物。

还有在作战的时候,粮草的运输。这都需要大量的驽马,用牛车太太太太慢了,路途远一些的话,可能等牛车走到的时候,战斗都已经不知道打了几轮了,甚至可能都结束了,正好给对面敌军补充犒赏品……

长距离陆地运输兵粮,只有两种方式。

人。

或是驽马。

俗话说,千里运粮,十不存一。

一般军队的粮草供应流程,是国家从分散的粮产地征集粮食,汇总到转运点,然后再集中运输到军队手中。如果是和平时期,粮食运输的目的地是固定的,而且军队驻地也会选在运输方便的地方。这样的话,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粮食损耗。

可是战时就不同了,前线部队不断在运动,粮草运输就成了动态运输,运输条件和地点都在不断变化,运输损耗自然是一下子就上来了。

在作战之时,部队远离粮仓的地方,食物的消耗量会成倍成倍增长,直到再也供应不起。类似的问题二战的时候也存在。比如卡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