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3004章建立有效的沟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04章建立有效的沟通(2 / 8)

廉价到什么程度呢?

比奴隶稍微待遇好一些,就足以让这些西域人感恩戴德了……

要知道,在西域邦国之中,大部分都是奴隶制国家。其实一直到了近现代,这些游牧民族都基本上徘徊在奴隶制的边缘,即便是后世鼓吹清朝的人都无法否认,其实清朝直至灭亡的时候都没有能够完全脱离奴隶制,主子和奴才是清朝的主旋律。

因此西海城完全可以用极其低廉的劳动力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然后用这些生产的物品,再去西域邦国里面换购各种农产品,其实也就是斐潜对于山东的剪刀差收割模式,只不过是比关中的科技要次一等。

在华夏关中,很多汉人并不喜欢毛线的衣服,因为化工技术的限制,使得毛线比传统的葛麻气味更大,并且容易招虫,若是用硫磺精制之后,又会出现返黄且质地变差等等的问题,像是士族子弟当然无所谓,反正从奴隶社会到资本社会,富贵人家之中礼袍只穿一次,不能过水都是常识……

而西域则不同,气候相对干燥,皮毛等物品容易保存,并且这些西域人根本不讲究什么气味不气味,有更便宜,更保暖的,更轻便的毛线衣,当然会比在汉地还要更受欢迎。同时,制衣行业除了拉动本纺织行业之外,还有大量的上下游产业可以发展,比如机械、染色、制衣、运输等,带动的其他消费行业就更加巨大。

华夏的纺织业,其实从汉代开始,经历唐宋,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是非常成熟且庞大了,只不过明清两个朝代的皇帝都没有好好利用这一点,尤其是在明末和清朝,当其他稍微有些国力的国家都在死命的大航海,开拓市场的时候,明清的皇帝还整天关着门做着美梦。

而且纺织业也适合小家庭的配合。

西域养羊,也自然有羊毛等产物,但是之前都是作为毡毯,手工粗糙且缓慢,毕竟原本的家庭,或是奴隶主需要从原材料收集到最后产出成品,就需要各个环节的手艺人,少一个都不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