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八九六章 君子当弘毅(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九六章 君子当弘毅(一)(2 / 4)

别的人物,比如蔡邕的《劝学篇》……

不过这个《千字文》据说是蔡邕之女蔡琰所写?

杨彪大略翻看了一下,写的倒是浅白,不过基本上一些常用的字也都有了,倒是一本不错的蒙学之书,因此投桃报李的也就对于这一本《千字文》表示欣赏,并表示愿意以此书作为杨氏子弟的开蒙之书。

既然是开蒙之书,自然是没有像杨公的书那么珍贵了,因此用的就是普通的楮皮纸,并且也不禁止普通求学之人去撰抄,不过为了保持轮流抄写的秩序,书坊特别在廊下加了一排座椅,让愿意抄书的人先屋外等候……

因此其实《千字文》这本书传播的速度比杨彪的君子之书传播得更快,更多。

当然,对于这些,杨彪不太在意,蒙学之物能叫书么?而杨氏四知堂下,又有几人可以立言出书?

若不是因为斐潜这边实在是太过诱人,杨彪甚至觉得这么会凑趣的人物多少也是要招抚一二才是。

不过若是斐潜想要投靠过来,为何不直言相告?

杨彪确实有些琢磨不透这个斐潜斐中郎。

按照道理来说,这个斐潜应该是想方设法去纵横联合才是,谁也不想将自己手中的实力转送他人,不过至今为止,杨彪注意到这个斐潜居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让人关注的举动,甚至就像是毫不反抗一样……

虽然这样更是顺了杨彪的意愿,但是不清楚斐潜具体是做了一些什么,这多少也会让杨彪有些忐忑不安。

原本杨彪是在平阳慢慢的侵吞的计划,但是毕竟现在时不我待,离开了长安之后,杨彪接触到一些信息,才知道远在冀州和豫州的二袁,如今势力已经是猛然之间就膨胀开来,就连杨彪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有时候不太敢相信,在这样的局势之下,杨彪就只能调整了自己的方向,不可能再慢慢的进行发展了,而是求更快的建立起自己的势力范围……

长安的西凉兵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