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1907章污垢需清,负荆需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07章污垢需清,负荆需请(2 / 8)

已经派人勘察过,一些地方需要重新修整……

而六铺渠和白渠的情况,算是好一些,不过也有问题。

六铺渠主要是用来灌溉农田,对于渭北区域的农田灌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不过因为长度较短,又和郑国渠有所连接,所以也不怎么被重视,甚至有人干脆就认为就是郑国渠了。

白渠,在汉武帝太始二年修建,位于郑国渠之南,和郑国渠一同构建出引泾灌区的南北两大干渠,形成了较为持续稳定的旱地农区的大型浇灌系统,使得长安区域的农田获得丰产,也代表着形成了关中最为重要的产粮地。

除了以上的水渠之外,还有成国渠,灵轵渠等,一同搭建出一个庞大的水利体系。这些水系渠道虽然说有助于生产运输,但是有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就是水中的泥沙沉降……

泾水便是最为严重。

常有泾水一石,其沙数斗的说法,但是因为谁都知道泾水泥沙很多,所以需要定时进行清理,反倒是不容易形成淤积。反倒是渭水等相对来说好一些的水系,容易被忽略了,导致渭水之上的昆明池,泥沙也是日益堆积严重。

昆明池,就是汉代长安的『水肺』。

而这个『水肺』,所面临的问题除了淤积之外,还有垃圾污染。

汉初的时候,长安主要的城市内部供水,依旧沿用秦朝遗留下来的设施,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镐池』,也就是周朝镐京之所。

后来因为汉代长安扩大,人口稠密,镐池的体量就有些不足了,便修建了昆明池。昆明池引渭河支流沣水和洨水而入,北与镐池相通,下接纳泬水,然后通过未央宫的仓池和漕渠,让整个的汉代长安城充满了灵气和活力。

浩淼烟波的昆明池是皇帝和贵人的游乐之所,西汉之时,常见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楼船泛绿、百舸弄波的情形,而昆明池附近的各类果园,也常常成为举行盛大宴会的场所……

人类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