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唐小闲王> 第二百七十九章 并非手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九章 并非手抄(2 / 3)

没错,李信的确是个怪胎来的。

萧瑀本就是学者,看书的积年,再加上李信行文浅白易懂,他看书的速度自然飞快,不过盏茶功夫就将手中的《经济学基础》看了个大略。当然,这其中也有标点符号和分段的功劳,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难度。

合上书本,萧瑀又翻来覆去地将这本线装书看了好几遍,很新奇地扣了扣侧面的装订线,然后才笑着道:“深入浅出,连我这等老头子都能看懂,实在没什么好修改的地方。”

李信笑道:“萧老说的哪里话。以萧老的学识,能看懂小子的胡言乱语自然不在话下。”

萧瑀不置可否,直接道:“的确是值得推广户部的好书。更为难得的是竟然能做成这么便于携带的形制,比折子还方便阅读。绝妙,绝妙。”他所说的折子就是后世人们常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一拉开就很长的奏折。这种东西在大唐就已经有了,只不过不太适合用来记录大部头的书籍,所以通常只用来写奏章罢了。

“这样的书是否容易制作呢?”萧瑀认真地问道,“要是容易的话,甚至不只是户部。其他官员也该好好看看才对。”

李信哈哈一笑,又从另一边袖中拿出一本一模一样的书,道:“自然不难。”

萧瑀接过另一本书,打开看了两眼,发觉两本书果然一模一样。他正要开口说什么,却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连忙又翻了好几页,仔细将两本书对比了一番,然后才抬头看着李信道:“这两本书......怎么连笔迹的细微处都完全一模一样?是何人所抄?”

大唐初年,绝大多数书籍的传播都有赖于亲笔抄写,这也是书籍之所以贵重的重要原因。

李信突然嘿嘿一笑,道:“此书不是手抄的。”

“什么?”萧瑀露出一脸疑惑的神情。

李信见状便知道自己想的没错——果然,这个大唐还未出现印刷术。

在他所熟悉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