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影帝重回十八岁> 268、一针见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8、一针见血(1 / 4)

《思凡》的剧情,是小尼姑色空在仙桃庵内度日如年不忍寂寞,她思恋凡间生活逃下山来。

而《下山》,则主要讲的是一个法号本无的小和尚,同样受尽了寺里的清冷孤寂,趁着师父出去,从碧桃寺下山。

糅合到一起,两人下山的路上遇见,然后发生一些事情,进而产生了感情。

正因为此,所以叫双下山。

因为一个从仙桃庵出来,一个从碧桃寺出来,在孟辉笔下,给他们叫做‘逃之夭夭’。

又因为都有‘桃’,所以也念做桃之夭夭,引申到诗经的《桃夭》上: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原本就是贺新婚诗歌,把桃花比作新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如此一来,也跟这出话剧的本意相符,同样是小尼姑和小和尚追求美好生活,在当时是离经叛道,但却敢于打破世俗,追求自由,也批判那种思想的禁锢。

至于《十日谈》,描绘的则是十个青年男女一起外出游玩,白天很有趣,但晚上很无聊,为了打发时间,就商量每人每晚讲一个故事,十天下来,就有了一百个故事,集结成了十日谈。

“当初我们还在华戏念书,整天就想着对话剧的形式作出一些改变,你看,小剧场话剧其实在英文里,就叫做experimental theater,但这个词的原意,其实就是实验戏剧。那时候我们就是什么都敢排,而且很多时候连剧本都没有,边排边商量着接下来的剧情和台词,慢慢就有了脉络,所以对大家来说,这就是一个很新奇的东西,也让我们越来越有兴趣。”

宁远知道,孟辉学历挺高,正儿八经的硕士。

当初他本科是在京师大上的,期间加入了京师大师兄牟森担任导演的蛙实验剧团,86年毕业后,他分配到学校当老师。

虽然这样,但孟辉对表演依然没有丢弃,87年的时候,蛙实验剧团将法国剧作家尤涅斯库的荒诞剧《犀牛》搬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