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控明> 第一百三十一章 给我权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一章 给我权利(2 / 5)

象征性的动了几下筷子之后就停箸不食了,而是专心的继续说起刚才的话题。

总而言之,套北各部的投诚并不是因为他们心向大明朝,而是因为局势使然。一旦局面有大的变动,肯定还会反复。

最现实也最有用的办法当然是使用武力威慑,最好是在附近驻军,让他们不敢降而复叛,但这也是最不现实的做法。

要是大明朝具备染指套北的实力,早就派遣大军碾压过去了,还用得着这么麻烦?

武的不行,那就来文的,只要宣教得利,那些蒙古人一定会有感大明恩德……其实这些也是屁话,真要那么容易的话,派遣几个老秀才过去就足够了,何至于弄了两百多年都没有搞定?

军事碾压,大明朝显然没有那个实力。宣以文教用圣人的大义微言去感化他们,纯粹就是书生义气,根本就没有任何效果。

“以臣愚见,唯有以经济之法进行捆绑……”张宁说到了他的那个“套北贸易圈”的计划……

纵观史籍,历朝历代莫不以农桑为国家根本,鼓励耕织重视农桑是富国强兵的基础,同时对于社会稳定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生产力并不是很发达的时代,重视农业当然是永恒的真理,但对于商业的抑制就显得有些过头了。从各个方面限制商业活动,堵死商人的仕途之路,利用税收抑制商业发展,对从商人员进行各方面的制约等等。

少年崇祯显然非常清楚的知道农业对于大明朝的决定性意义,听罢了张宁说的“套北贸易圈”计划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感动十分新奇。

利用贸易影响对方,这并是多么稀奇的事情,春秋时的管仲、勾践就曾经用过,无非就是用华而不实的东西削弱敌人的实力那一套做法罢了。

利用商贸互市的机会,给套北各部大量输入丝绸、瓷器、染料和金玉等奢侈品,在换取他们的牛羊皮革等物资的同时,让他们的民风变得崇尚奢侈享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