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抗日之铁血使命> 第三百一十四章:战局再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四章:战局再变(4 / 4)

此,进攻台儿庄的日军 63联队的第2大队还是于3月24日晚到达了台儿庄附近,其中一部从炮兵轰塌台儿庄东北方的寨墙缺口而侵入庄内。

随后,池峰城指挥的第31师,立即发起反击,经连续猛烈的一整夜战斗,将敌打退。

这部败退的敌人,即在台儿庄以北附近地区构筑工事,以防守军继续反击,并作再次进攻台儿庄的准备。

台儿庄战役的打响,对于蚌埠前线的敌情有重大影响,原本按照日军第二军司令部的预期,三月下旬的时候他们就能击溃当面的中国守军,彻底的占领山东全境。

而后在四月初就能集中主力攻打津浦线上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到时候只要南线的华中方面军能攻克蚌埠,他们就能顺利的打通津浦线。

但是由于日军低估了中国守军的战斗意志,也低估了第五战区的战斗力,直接导致多数战役都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其实也难怪,战前日军特高科就得知国民政府第五战区除了少量的中央军精锐外,剩下的全都是地方杂牌军,有西北军、东北军、川军、桂军、黔军等等,所以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等人欣喜的认为这一仗肯定没有太大的难度。

但是实际战斗打响之后他们却惊呆了,那些杂牌军虽然战斗力不咋样,但是战斗意志却超乎想象的坚强,比如说滕县战役,按照日军第33旅团预计,藤县城里区区不过两三千人的川军,恐怕连一天都抵挡不住就会崩溃。

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守军在师长王铭章的指挥下宁死不降,直至战到最后一人,并以全军覆没为代价硬生生的将日军挡在滕县三天的时间。

正因为如此,北线的日军眼看着已经无法在三月底达到战前的预定的战略目标了,随即要求南线的日军加快进度,让他们在攻克蚌埠之后,务必于四月上旬会师于徐州城下。

ps:兄弟姐妹们,实在抱歉,腰扭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