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自古红楼出才子> 第1367章 看了眼下面决定努力学习的童贯(第三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7章 看了眼下面决定努力学习的童贯(第三更)(2 / 4)

廉耻的各种阴损举动,终于激怒了仁多宗保,最终,悲愤的仁多宗保最终归降了大宋。

唔……至于那仁多氏一族得以一族遁逃入宋境,而那结讹氏母子又如何逃出兴庆府,那仁多显宗为何与宋国勾结,夺取啅啰和南军司,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对于这样不尽不实,似是而非的流言,着实把那李乾顺给气的又差点再一次吐血抽风。严令嵬名阿吴严查流言源头,一面派了使节与宋国交涉。

可问题是,宋国在陕西北路的官员却懒洋洋的告诉西夏使节,无风不起浪,这样的事情真假,姑且不论真假。

但是我大宋是开放的大宋,包容的大宋,这样的流言,又未损及我大宋半分,我大宋为啥要管?有本事,你把那些传流言的西夏商人全给宰了,当然,必须等那些家伙全都回到西夏境内再宰,别脏了我大宋那肥美的草场和盐池。

对于宋国官员这种无耻的推卸责任的态度,气得李乾顺这位西夏国主真是死去活来却又无可奈何。

而宋国现如今距离西夏实在太近,重要的是,如今的西夏,在失去了大半的疆域之地,如果不与宋国贸易,以西夏那半游牧半农耕的生产生活方式,根本就没办法养活那么多的子民。

所以,李乾顺所能够做的,只能是再三的对宋庭的方向比划中指,早中晚每天三次。

而这样的流言所伤害到的,可不仅仅只是李乾顺这位西夏国主的威望,同时也让不少的西夏官员和那些部族首领们心惊胆颤,毕竟李乾顺这位国主过去的手段,他们可是深深地领教过的。

而那党项的大族的族长们,虽然仍旧向李乾顺表达了他们效忠的态度,但是都已然各怀心思。

而有了那仁多宗保所提供的那些名单,哪怕是十名西夏重臣里边,只有一两个愿意与宋人结交,可对于大宋而言,这绝对是一个极大的突破。

这已经证明了,现如今的西夏,已然不再似过去那般铁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