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带着医院回80年> 第613章? 纺织厂如何垮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3章? 纺织厂如何垮的(1 / 4)

陈夏原本真没想到大姑父愿意来内地当一家纺织公司的总经理。

他在香江有一家中小型服装厂,也有两三百工人的规模,每年也能赚个几百万港币。

这个收入在香江富豪圈里根本就排不上号,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中产阶级”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这几年他明显感到服装厂的利润在下降,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

为什么?

因为香江的服装厂本来就是生产中低档服装为主,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利润的大头则被各大外贸公司给吃掉了。

随着工人工资的增长,原材料的涨价,原来每年两三百万的收入,现在利润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而且还在继续下降。

聪明点的香江人已经慢慢开始关停了香江本地的服装厂,改为去内地投资以节约成本。

内地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对于外资的欢迎程度可是达到了一个顶峰,土地出让金、相关税费减免,以及全国各地的打工妹都涌入广东。

这让广东,或者说深真市的劳动力成本非常非常低,这利润就出来了,说白了就是压榨了内地的劳动力。

陈夏当初准备以港资的名义到越州投资,就曾经鼓动过大姑父跟他一起去内地开厂,甚至提出如果资金不够,他愿意免息借贷。

但这么好的机会,戴宁最后没有把握住。

戴家也是从内地到香江去的,包括戴家的一些亲戚,在某些动乱的年代吃了不少苦头,所以对内地的政策一直持高度怀疑。

他们就害怕再来个什么运动关门打狗,然后他们戴家在内地的投资就亏大了,要知道戴家可不比当年了,经不起一点损耗了。

就连服装厂,名义上也是归陈淑芬所有,这可是陈德发老人传给女儿的,可不是戴宁创建的服装厂。

两人万一离婚,陈淑琴完全可以拿走服装厂的管理权,一脚将戴宁踢开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