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将军好凶猛> 第六十三章 羊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三章 羊毛(2 / 5)

眼前,令他陡然想到后世羊毛制品是极其普遍又极受民众欢迎的一种消费品,重要程度比丝绸都要高得多,甚至不比棉布略差。

这也恰恰是游牧民众能大规模提供,而中原地区紧缺的消费品。

然而当世赤扈、契丹、党项以及吐蕃诸部,民众所普遍使用的毛毡,因其质地粗糙厚重,作为裁衣的原料,却又远不及棉麻丝绸。

当然,毛毡粗糙厚重,是与制备方法直接相关。

当世制毡,主要是温毡法,将羊毛羊绒一层层铺好,用温热水濡湿后,反复用手揉搓或拿木锤、木棍捣擀,将羊毛羊绒紧密结合在一起、压制成毡,质地怎么可能不粗糙厚重?

即便作为毡毯,也会觉得质地太硬。

不过,羊毛羊绒搓纺成线之后,用来织造呢?

从后世的面料发展来看,这是一定的;真正受世人欢迎的,柔软轻薄的毛质面料,通过织造手段一定能实现。

当世的织造技术能不能实现这点,徐怀还是颇有信心的。

中原的织造技术,远远凌架于周边地区的,早在汉代所造的提花织机,中原地区就能直接织造出有复杂花纹的锦缎。

当世更能制造巨如屋舍、构件多达两千余种的花楼织机。

这些是远非游牧民族所能想象。

而说到对水力的利用,当世也早有能力造水力驱动的水转大纺车,能最多带动三十二只纱锭用于麻缕加拈。

当然了,当世所制造的水转大纺车,依旧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

比如需要建在地形崎岖的湍流之旁,而过于湍急或者不稳定的水流,难以用于对力度要求更柔缓的棉纱纺拈,目前主要用于麻缕加拈。

不过,这些在京襄都能得到很好的克服。

除了粮食之外,当世最大宗的消费品就是布匹。

???????????????就目前而言,民众对布匹的总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