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隋兴衰四十年3·雄略暴君> 第七章 扬威塞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扬威塞北(1 / 11)

隋炀帝登基以后,马不停蹄地建东都、开运河、游江都,通过这三个大动作,有力地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基本解决了大隋帝国西部、东部和南部的整合问题。接着大业三年(607),有着长远政治眼光的隋炀帝又把目光移向北方,那里是一片由突厥人控制的辽阔土地。隋炀帝准备怎样加强自己在北方的影响力?他又是如何定位大隋与突厥之间的关系的?他出巡塞北又是出于怎样的政治目的?

一、出巡塞北

隋炀帝通过营建东都、开凿大运河和巡游江南,基本上把东部和南部的问题解决了,现在,该解决北部的问题了。

隋朝的北边是突厥人的天下。突厥曾经是隋朝的最大边患,但是,经过隋文帝时期的一系列战争,突厥的威胁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特别是开皇二十年(600),隋朝扶持亲隋的启民可汗当上了东突厥的大可汗,让他掌管居住在今天蒙古草原的突厥各部,双方关系更是友好。

隋炀帝即位之后,启民可汗曾经亲自入朝,表示忠诚。尽管如此,隋炀帝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他还想进一步加强对突厥的控制。

隋炀帝是个精力极其充沛的人,他不喜欢待在都城发号施令,他永远喜欢用亲临现场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这一次,他的安排还是出巡,亲自到启民可汗的地盘走一走,让他看看,大隋帝国神威无比,天下无敌。

大业三年(607)四月,隋炀帝下诏,亲率五十万大军,十万匹战马,僧、尼、道士、女冠等宗教界人士,以及百戏班子从京师大兴城出发,巡行塞北草原。按照计划,隋炀帝的行程安排是先到榆林(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旗黄河南岸),从这里出塞,深入蒙古草原,巡视启民可汗的牙帐,然后往东到涿郡,再从涿郡南下回来。

简单来讲,就是由西向东,在蒙古草原兜一个圈子。毫无疑问,这次巡行的目的就是要向启民可汗宣示国威军威,震慑草原。

可能有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