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带着军需来大明>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永不加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永不加赋(3 / 5)

”杨晨东呵呵和笑着。

整整一个上午,还要加上一个中午,杨晨东和于谦聊了很多,大到像是粮食的保护价、商税的具体分成,小到一些个省、县的官员任命以及经济的增长数据,两人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最后杨晨东开口说道:“于先生,百姓为民之本,只要百姓稳则国家稳,所以本王想要永不加赋您看如何?”

永不加赋。

多好的仁政啊!三皇五帝,谁提过?春秋战国谁又喊过?

这才真正的仁君。历史中第一个做出这件事情就是建奴的康麻子,硬是被他弄了一个康乾盛世出来。

不得不说,康麻子这一手还是很能唬人的,后括后来的金大侠还有数不清的满清余孽,可都认为这是康麻子的仁政具体表现。

而现在,杨晨东出现在了这里,自然就没有此人什么事情了。他成为了第一个提出永不加赋的人,虽然他不是帝王,可胜似帝王,甚至比一般的帝王还要帝王。

他即然开口说了永不加赋,那就一定是永不加赋了。

闻听此言的于谦浑身都在颤抖着,内心中充满着喜悦。大约是数息之后他竟然扑通一声跪倒在杨晨东面前,行着大礼说道:“臣带千千万万的百姓谢过武南王仁政,仁政啊!”

“好,于先生快起来,快起来。”眼见于谦如此的激动,杨晨东是连忙伸手将其扶起。然后感叹着连于谦这般的大才听到永不加赋的时候,都是如此的激动,那可以想像百姓知道之后会是什么样子了。

而所谓的永不加赋的意思是永远不在加重赋税。具体的意思就是将丁银税额固定、不再增收的主张,命令各省省长将现行钱粮册内有名丁数永远作为定额,不再增减。对以后

新生人丁不征钱粮;而丁银并不按丁计算,丁多人户也只交纳一丁钱粮。

当然,赋与税又是不同的。原本杨系中对于赋就不是十分的看重,便是很多时候需要用到百姓的时候,也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