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游戏竞技>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 第1295章 对各家直播平台的一次形象侧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95章 对各家直播平台的一次形象侧写(2 / 7)

多观众来说看这个世界赛是刚需,换个平台而已,多大点事。就算卖了独播,也不一定就会降很多热度。

这个热度和钱具体如何取舍,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每家公司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且这些答案可能都算不上错,只是个选择的问题。

但对于看问题一向长远的裴总而言,未来的热度显然全面优先于短期的盈利。

所以赵旭明才提出了这个方案。

这个方案的中心思想就是,尽可能地降低门槛,让小平台也能以相对可以承受的价格拿到赛事的转播权。在保证一个最低值的前提下,小平台少花点,大平台多花点,价格在大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而且,让各家平台用宣传资源来折价,也是用短期收益换长期热度。

很多人觉得,直播平台已经花大价钱买了比赛的转播权,肯定会把最好的宣传资源全都砸上去吧?

这还真不一定。

因为直播平台在推荐位的考量方面也是比较复杂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赛的热度虽然高,但它给平台带来的是热度,不一定是实实在在的收入。给推荐位,性价比不一定会高。

如果同样的资源给到一个平台想要捧的、很能带动观众充钱的主播,说不定养这样一个主播能给平台带来更多的价值。

而且推荐这个东西它是有边际递减效应的,比如首页有三个大推荐,第一个大推荐给了gog的比赛可能效果很不错,但再给第二个、第三个,效果可能就直线下滑。

给大家发红包!现在到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以领红包。

而这些资源如果给别的赛事,或者一些大主播,可能综合起来效益更好。

所以,直播平台买了比赛转播权之后,也不一定会推荐资源全都拉满,而是会结合平台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有些平台甚至会故意压推荐资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