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六百七十三章 亡国之君的亡国三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七十三章 亡国之君的亡国三策(3 / 8)

王安石在两宋的评价极差,到了大明的评价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大宋批评家眼中,王安石和王莽、贾似道属于一个级别,都是【持宠养交,寖成大弊,扰民致乱,天下困顿。】

儒以稽古,酌时斯正。

儒学士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先看看他是不是离经叛道,如果是,他做什么事,都是错的。

这大约就是儒学的基本正确——崇古。

崇古给儒学带来了两个必然,必然迂腐,必然落后。

时代在变,局势在变,生产力在变,生产关系也在变,不分青红皂白的崇古,必然迂腐,必然落后。

于谦倒是知道陛下到底在问什么,他想了片刻,笑着说道:“那是因为王文公变法失败了,若是成了,安有腐儒讥讽?”

“皆因王文公新法并无大行天下。”

王安石的变法,失败的原因,其实朱祁钰和于谦都心知肚明,倍之二字可以概括。

以青苗法为例,青苗法是用备荒的常平仓和广惠仓的钱谷为本钱,每年两期,在正月和五月,按照自愿原则,低息借给农民,帮助农民度过黄青不接的同时,朝廷获得利钱。

但是执行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小意外。

两期借贷,年息共计二分(20%),但是地方执行的时候,变成了每期息二分,也就是两期借贷十石,本息十四石。

如此昂贵的利息,百姓们自然不想借贷,这比驴打滚还要多一分利。

百姓不借?不借不行,你甭管是什么条件,都要一体借贷,全都要借!不借就派人去家里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手段尽出,就是要强按牛喝水,就是要让你借钱买…

这自愿原则,也变成了被自愿。

这一套倍之的组合拳打下去,大宋几乎人人负债,而且利息高达四分,时间稍长就达到了六分!

百姓们还不上钱怎么办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