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2章 温度计(1 / 4)

古人是没有清晰的温度概念的。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温度的感知,其实是冷热。

再有一个,便是“火候”。

什么炉火纯青,什么火候未到,大体就是这样,总的来说很粗糙,基本上凭经验,无法精确测量。

能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严格意义上也是没有的。

《吕氏春秋》记载,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说的是一种叫“冰瓶”的东西。

就是水装进瓶子里,观察,当水结冰的时候,天便很冷了,进入严冬。

反之,什么时候冰化了,气候便转暖了。

有不少人说,这就是最早的温度计,可严格来说,应该不能算。

温度计也很多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般是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相对更精确一些,可测量温度上限高,诊所测量体温,一般是水银温度计。

酒精温度计精确度相对低,因为沸点摆在那里,所以可测量温度上限低,但是下限高。

酒精凝固点零下一百多摄氏度,便是在南北极,也能正常使用。

眼下陈远拿出的,便是一支酒精温度计,内部液柱呈现出鲜艳的红色,辨识度极高。

液面刻度显示,当下山洞温度二十五摄氏度,正适宜。

长乐却好奇问道:“那这上面的刻度,数值,又是怎么确定的呢?”

“对啊,为什么你说的零在这里,而不是别处?”永嘉也好奇的询问起来,显然,相比司空见惯的酒曲,她对温度计这项新事物更感兴趣。

而事实上,郑愔,姜篱,还有跟过来的鸳儿,鸯儿,都是如此。

陈远目光环视扫过,忽然又笑起来:“先把酒曲的事情搞定,然后我慢慢跟你们解释。”

说完,便动起手来。

很简单,竹筛席子铺好,垫上柔然的干草,而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