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1章 不合国情(3 / 4)

墨,缺字。

长远来说,金属字模显然也更加结实耐用,不易损毁。

而铜因为导热性更好,显然比铁更适合用于制作板框。

直到旁边有村民请教一些不认识的字,才恍然惊觉,问道:“秦兄,你说会不会出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捡字排版?”

“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捡字排版?”李二愣了一席,下意识就想摇头。

没有足够的人手捡字排版,怎么可能?

这捡字排版,不是有手……

咝!

好像还真是啊!

这捡字排版,看似有手就行,可实际上,光有手,还真不行呢!

说白了,想捡字排版,首先得识字啊!

识字之后才是捡字排版,反过来,都不识字,捡哪门子字,排哪门子版?

那不瞎扯淡么?

这样问题就来了,不是找不出能认识那么多字的,而是能认识那么多字的,人家干嘛不好,非得去捡字排版。

总得给人一个理由啊!

而这样一来,大面积的推广就成问题了,因为门槛太高,注定就官方层面能搞一搞。

这时陈远又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本印过的书,又想重印,怎么办?

这样是不是又要重新制版?

尽管这种组合的方式还是比雕版要快,可是雕版一旦制成,只要没有腐烂,那是拿来就能用的。

就不存在什么重新制版!

再结合古代书籍数量篇幅以及插图等各方面的因素,这活字印刷术,真有那么优越么?

好像也没有。

主要是国情不合适。

反而是西方那些国家,一共就那么二三十个字母,但凡是个人就认出来,照着排,很适合。

如此,也难怪活字印刷术明明宋代就发明了,最终却在西方成熟,大放异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