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科幻灵异>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第六百一十八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八章 黄河之水天上来(3 / 5)

冲开。

冰冷刺骨的水流,在狭长又松松垮垮的渠道中一路向北。

北进渠全长176公里,平均宽度只有5米,这极大提升了水流的流速。

不到15个小时,河水就冲进来瀚海低地,瀚海低地的平均海拔只有800~1000米,而河套平原的海拔却是900~1200米。

谷峷

而在北进渠与黄河的交集位置,海拔则在1100米左右。

如此一来,双方形成了至少100米的落差。

本来就被配合了岩层、土层的北进渠,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加速侵蚀渠道两侧和底部,不断加宽和加深着北进渠。

而随着时间推移,河套地区的黄河河水并没有下降多少,但也没有继续上涨。

显然上游汇入的河水,被北进渠消化了。

不过这仅仅是冬季的流量,要知道黄河上游冬季的流量,也就50~90亿立方米左右,夏季才是真正的大头。

源源不断的河水,不停的冲入瀚海低地,很快就在低洼的地方,形成一连串的湖泊。

与此同时。

在冰坝拦河之后的下游,本来冬季就没有多少河水的河道,河水变得更加稀少,一部分河道甚至直接断流了。

在云中平原(土默川平原)西侧的古九原遗迹(今包头)附近,开始按照地形,建设云中大坝。

由于上游已经把水拦截了,现在这里的河道只剩下冰块。

之前被安排过去支援北进渠工程的劳工,有1.8万人被调到这里,开始修建云中大坝。

不过云中大坝并不高,高度只有80米左右,采用重力坝的设计,而且设计的储水高度,最高只有45米。

这主要是考虑到工程量,以及安全性,唐菲林对于黄河中游的航运价值并没有太都得考虑。

其实等黄河中游的阶梯水库完成,这里的航运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