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科幻灵异>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第六百三十四章 熵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三十四章 熵增(3 / 5)

时候甚至要亏本。

钱都被巧立名目的苛捐杂税吃掉了,另外还要孝敬地方衙门,就是俗称的拜码头,不然衙门的三班六房分分钟让你家破人亡。

这也是一众个体商户,迅速拥戴人革联的原因。

没有了苛捐杂税,加上工人农户的收入大幅度提升,迅速刺激了市场消费。

现在生意最火爆的行业,是剃头匠、裁缝、小吃。

连佟湘玉都将同福客栈的大门拆了,增加了一个小吃项目。

而人革联的公务体系中,工资是根据工龄、学位、岗位综合考量的,一共分为六档,从五千到九万。

整体而言,并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

北宋县令月俸30两,就是3万元左右,问题是他们还有大量补贴、职田,以及黑色收入。

三年清知县,十万白花银。

要不然古代读书人为什么削尖脑袋都想当官,自然是有利可图。

另外中原王朝还有一个隐藏的弊病,那就是地方吏员这个特殊群体,他们并不是官,而是在地方世代相传的衙内人员,这个群体也是贪腐的重灾区。

人革联直接一刀切,什么官吏全部取消,只有公务人员一个身份,而且采用异地上岗、定期轮换,避免了互相勾结,出现蛇鼠一窝的情况。

而相对平均的工资水平,也有利于监督。

人革联要让贪腐变得毫无用途,就算是收了钱,也没有办法将钱花出去。

毕竟收入水平已经限定了消费水平,一个年收入20万的家庭,却消费了30万,那多出来的钱哪里来的?

你说祖传的?

人革联对于进入公务体系的人员,都有一个入职财产上报和公示规定,所有人必须将自己拥有的财产交代清楚。

想洗白赃款,门都没有。

公务人员连字画、古董、文章之类,都不允许向民间私下出售,一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