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三十九章 印度商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九章 印度商社(2 / 4)

只是能将那里当做我们汉洲本土的资源供应地,而且还需要进行长期的人口、物资投入。但印度则截然相反,只要在那里建立若干据点,就如同是插了几个巨大的“管子”,财富会源源不断地流入我们汉洲本土,滋润壮大我们大齐王国。”

“……一个印度商社,就可以做到这些?”

“有些事情,如果你不试着去做做,就永远不可能。再者,即使损失了,也是一些私人闲散资本,于大齐王国整体而言,不会造成剧烈的动荡。”齐天说道:“你可能不知道,经营印度的殖民贸易公司,最为成功的当属英国的东印度公司。”

这个时期,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成立了四十多年,并早在1608年就来到了印度,在苏拉特建立了第一个贸易据点,

印度东印度公司的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创建于1600年,这些商人获得了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二十一年的贸易专利许可。公司共有125个持股人,资金为7.2万英镑。

而大齐王国在一个月前发起成立的印度商社,初始额定股本50万汉洲银元,以齐天为首的王族以二十年的贸易特许权和3万块汉洲银元占股15%,军政府水师舰队以三艘退役的武装商船作为投资,占股15%,民政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总商社则以每年支援若干移民和部分物资为条件,亦占股15%。剩下的55%的股份,则对外公开发售,但大部分股份均被那些登州元老,以及具有一定资产规模的富商、工场主所抢购一空。

普通王国民众,别说兜里没几个银钱,即使有些积蓄,也不敢随意地投入到这个所谓的印度商社。海上贸易利润丰厚,自然风险也是极大,若是船沉了,人没了,岂不是所有的投资全部都打水漂了。

这家印度商社成立以后,立刻开始招兵买马,雇佣人手,整修接收过来的船只。考虑到此前汉洲船只从未跨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