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十六章 辽东开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 辽东开边(2 / 7)

夺淮地,最后幸赖镇南大将军鳌拜奋勇抗击,保住了徐州这处战略要地,避免了山东、河南两地直面伪明兵锋威胁。

如今这情形,明清双方攻守之势易矣,我大清俨然处于全面被动的局面,此前高歌勐进、攻城略地之势亦为之一变。

昨日,顺治帝又接到沂州快马来报,言,明军数万余大军在日照县登陆,然后袭破边墙,攻占莒州,威胁沂水、沂州和诸城、安丘。最后,幸赖当地驻防汉军忠于王命,奋勇反击,经过半个多月苦战,击退明齐联军,斩首两千余。

收到这份塘报,却让顺治帝顿时怒火万丈。哼,数万余大军登陆,这下面的将领是欺朕不懂军事吗?若是明军当真出动数万兵马,那得动用多少船只和物资,方能实施这种大规模的登陆攻击行动。对方怕是直接可以袭取数路府县州城,在我大清侧后建立稳固据点了。

故而,顺治帝认为,海上袭来的明军最多不过数千兵马。而莒州所在的沂州镇驻有四千余清军,济宁更是驻有两千蒙古马队和五千附属汉军,而距离沂州三百里外更是有南征大营所在地--徐州,驻有大军三万余。如此情形下,还能让这股数千明军部队摸上岸来,并攻破莒州,荼毒肆虐十余天,掳掠无数我大清百姓,最后还从容离去。

这般看来,我大清沿海防地驻军将领,怕是有负圣恩,敷衍以对!

他们的忠君报国之念,难道已然彻底沦丧?

随着我大清的几次重大军事失败,北方内地反满斗争也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入关十余年来,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而民族矛盾尤为激烈。因而顺治帝感到巩固统治的当务之急是收买,安抚汉人,镇压反抗。为此,他努力推行教化,以加强思想统治。

数年前,顺治帝便膺服孔子,他号召臣民尊孔读经,提倡忠孝节义。顺治九年(1652年)九月,他亲率诸王大臣等到太学隆重释奠孔子,亲行两跪六叩礼。

十二年(1655)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