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第两百三十七 倒拔垂杨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三十七 倒拔垂杨柳?(2 / 4)

“给你们配发的纸记本好用吗?”蓝田指着邓艾怀中的小本问。

邓艾连忙点头,“太好用,拿着轻,还记得多...”

蓝田召集农研员欣慰地鼓励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你们有了便捷的纸记本,一定记得多观察多记多写。

大家掌握作物的生长规律后,要大胆的尝试小心谨慎的求证,无论是防治病虫害、培育增产的粮种还是嫁接新品种。

将来咱们编撰一本农科全书,你等不但能够青史留名,而且还可以惠及子孙后代。”

青史留名、著书立说,哪是这些穷出身之人敢想的?但这话出自于蓝田之口,他们眼中又满含希望。

“先生,我们真的可以青史留名吗?”一个农研员疑惑地问。

蓝田十分肯定地说:“当然可以,无论是谁做了贡献,将来农科全书上必定有他的名字,我向你保证。”

农研员们听后人人欢喜,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每个人的积极性都高涨。

看着农研员的热情溢满试验田,高顺忍不住感慨:“先生把纸张制成书本、制成记录用的本子,当真比竹简强万倍。”

“要是当初《尉缭子》用纸书记载,伯平就不用辛苦推小车给我送...”蓝田笑着说。

高顺笑着说:“先生说的是,您不是单纯为了学堂,就开设造纸坊吧?”

“当然不会,这纸还有大用,以后你就知道其中奥妙。”蓝田神秘地说。

高顺在临武县娶妻生子,蓝田看着他和邓艾想起新邓庄,自言自语地说:“有一段日子没去桂阳,也不知小李子他们过得怎么样。”

“先生要不要去桂阳巡视一番?”高顺追问。

蓝田想了想点头说:“士载你去准备准备,明天跟我一起去桂阳。”

“唯。”邓艾抱拳应下。

蓝田虽然名义上督管荆南四郡军政,但是对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