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埋葬大清> 第二百八十七章 委屈,实在是太委屈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七章 委屈,实在是太委屈了!(1 / 6)

如果要深究这些官老爷们的胆子越来越大的原因,往早了可以追朔到大送时期,再往上也可以追朔到汉唐时期,但是真正的堕落,还真就是由大送而始,正从文彦博说出了那句着名的“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之后,中原堂口的官老爷们就在放飞自我的道路上夺命狂飙。

大宋时期的寇准可以硬拉着大送皇帝的袖子上前线,包子黑能直接喷大送皇帝一脸唾沫腥子,所谓治政风气开明、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背后其实是皇权的威严丧尽。

如果说朱元章的例子以及大明某些皇帝之死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

大明的军队是怎么一步步废掉的?

别说是朱元章从一开始定下军户制度就埋下了祸根,因为对于朱元章来说,或者说换成人当了皇帝,军户制度都是最适合当时的大明的军制,甚至没有第二种军制可以与之相比。

因为在定下军制之前,首先要考虑到当时的大明是个什么情况——边年不断的征战,人口锐减,荒地多而人口少,大量的金银被带出中原,这些乱七八糟的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大明朝廷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子穷逼的味道。

朝廷都穷成狗一样儿了,而朱重八又时时刻刻都想干北元一梭子,自然也就不能饿着军队,而此时的大明又恰好处于地荒人少的开荒状态,能够收上来的钱粮自然也就不多。

再加上朱元章还是个宁肯饿着肚子也要推广社学的狠人,这就导致了大明朝廷的财政更加紧张,根本就养不起那么多的军队。

卫所和军户制度,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应运而生。

说白了,就是要求卫所以囤垦军团的形式来自己解决钱粮问题,一方面能够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一方面又能保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以至于朱元章都乐得吹牛逼:“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当然,军户制度也有其弊端的存在,随着天下日渐安定,那时候又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