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尊师孔仲尼> 第十一章 管夷吾何以谓之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管夷吾何以谓之仁?(3 / 4)

名场面。

因此,不论是为了宰予的造纸术,还是为了在《论语》上留名,子贡都不得不开口。

他双膝向前挪动,开口请教道:“齐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不能以死相殉,反又去辅佐齐桓公。管仲二事其主,已经是‘不忠’了。一个‘不忠’的人,怎么能有‘仁’呢?”

孔子微微摇头,表示并不认同子贡的看法。

“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社稷,百姓到现在都还在受到他留下的好处。

如果没有管仲,我们大概都会像戎狄一样,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敞开吧?

难道非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才能称之为‘仁’吗?”

宰予听到这里,心中大笑连连。

夫子,这句话可是你自己说的。有了这句话在,您下次还怎么拒绝阳虎的邀请呢?

他正准备站出来收割战场,没想到子路竟然抢先一步站了出来。

子路一直很瞧不惯管仲的行为,所以在上次因为质疑管仲被夫子骂了后,他的心里一直很不服气。

这次抓住机会,子路当然也要提出自己的看法。

子路道:“可是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死。和召忽比起来,管仲哪里能说得上仁德呢?”

孔子摇头道:“仲由啊!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盟会,倡导各国不用武力,使得各国百姓免于战火。

而之所以能促成诸侯盟会,都是管仲出的力。这难道不是他的仁德吗?这就是他的仁德啊!难道非要自杀以殉才能叫做仁德吗?”

宰予听了,忍不住在心里给夫子鼓掌。

夫子!您老人家要是早有这个觉悟,又何必拒绝阳虎的邀请呢?

眼见气氛到位,宰予赶忙上前奉上绝杀,打算将夫子的退路彻底堵死。

宰予道:“那如果按照您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