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尊师孔仲尼> 第二十六章 国野之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六章 国野之分(3 / 4)

的记录。

当初周厉王横征暴敛,还派巫师去监视国人的言论,遇到有怨言的就直接杀掉。

国人被他弄得不敢说话,走在路上都只能用侧目的方式和别人打招呼。

久而久之,国人心里的怨恨越积越深。

于是他们就联合起来把周厉王推翻,还把他流放去了彘地,一辈子不允许周厉王回国。

阳虎不怕三桓,反而担心来自国人的道德谴责,原因就出在这里。

而野人的义务只有一条,那就是缴税,他们并不需要服兵役。

但不服兵役却未见得是件好事。

因为在这个谁拳头大谁就牛比的奴隶制社会,你不当兵就代表你没有话语权。

同时,野人的受教育程度也很低,而且他们当中还有很多逃亡来的夷狄,对于中原国家的礼仪一窍不通。

本来野人就已经因为没文化备受歧视了,还要因为夷狄身份被二次鄙视,属实凄惨。

野人不止社会地位低下,他们的自由也备受限制,有的甚至直接就是奴隶。

所以做生意不可能,当工匠也不可能,他们只能种地。

所以说,国人和野人虽然都是鲁国人,但国人可以算是鲁国公民,而野人最多算个居民。

沦为奴隶的野人,更是只能算作国人的私人财产。

宰予望着这些人,难免叹气。

有的人,生来就在罗马。

有的人,生来就是骡马。

这就是春秋时期的真实写照。

孔门弟子里,一部分人同样在思考这个问题。

但另一部分,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这群辛勤工作但却食不果腹的野人们。

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心底,他们从来就没把野人当人看过。

宰予突发奇想,冲着一旁的子贡问道:“子贡,你说如果我当上了国君,能不能下令让野人和国人享有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