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二一六章 军改构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一六章 军改构想(4 / 6)

降;把武经七书之类的统帅书籍,换成操典和营连战术;把算数几何的比重加强。

军校制度之下,良家子们有了更大的升职空间,可以凭借营学的优势,挤占大量的军官名额。

因为军校要考的东西,决定了暂时就算放开限制,其实也没有多少良家子之外的人能考入。

军校制度保证了一个下限,保证了基层军官的战斗力,也保证了这是一个科举系的文官无法插手的地方。

大顺的体量,只需要一个足够高的下限,不需要名将。

在科举占据朝堂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皇权可以居中操控,使得军官们成为皇帝最忠心的部下。

同时让文官保持监察的权力,又能防止武将过于跋扈。

军校毕业之后的军衔制度,又可以保证军官们的收入和荣誉,军衔是军衔,军职是军职,并不能等同。

围绕着这三件事的军改,实则就是良家子、勋贵、皇帝三方,合力瓜分兵政府,彻底拿回兵权。

如此一来,支持军改的,反对军改的,也就泾渭分明。

练兵处确保了新兵的质量,规范化的管理,使得战术相同。

练兵处都是一群小官,练兵可以,领兵作战绝无可能,也不用担心练兵处的人造反。

参谋部把持着战役指挥权和战略决策权,专业的参谋可以让无能的勋贵执掌军队,而勋贵凭借贵族的身份可以压住全军。

军校把持着一条在科举之外的升迁路线,又能保证在新时代的战斗中拥有合格的军官。

兵政府的权力,肯定是要被侵袭的。

一旦军改完成,兵政府的位置就很尴尬,还剩下什么职能呢?

皇帝拿到了彻彻底底的军权,对军队保证了绝对的控制,就算不裁撤兵政府,兵政府实际上也就是个橡皮图章了。

同时把军权从科举文官控制的兵政府这里拿走,也有利于大顺扩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