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四二二章 昨日投名状、今日罪名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二二章 昨日投名状、今日罪名簿(4 / 5)

这是对公司的忠诚、是功绩。

可问题是,若是朝廷夺下了巴达维亚,他们这些“忠诚”、“功绩”还是忠诚和功绩吗?

或许,不是每一个雷珍兰、甲必丹都与荷兰人穿一条裤子。但是,巴达维亚的每一个甲必丹、雷珍兰,身上都不干净。

历史上红溪惨案发生的时候,最早报信给总督的,也是三位华人雷珍兰。而且,在事后让连富光背锅的时候,围绕着谁是下一任甲必丹,雷珍兰们展开了非常激烈的勾心斗角。

那句著名的“连富光作为甲必丹,华人起义的事,晾他不应该不知道”的莫须有、并最终导致连富光背黑锅被流放安汶的这句话,不是荷兰人定的罪,而是陈忠实这位雷珍兰提供的。

在大屠杀的当天,让华人待在家里不要反抗的,也是这些甲必丹和雷珍兰,派传令兵挨家挨户通知的,并且主动收缴了一部分武器。

如今惨案并未发生,可这些人平日里向荷兰人表忠心的举动,此时全成了压在每个人心头的阴影。

如同一口能直接把他们刺穿的利刃,一旦城破,这口利刃就会落在他们头上。

此时的连富光,不由想到了王五让他“纳投名状”的事。

现在看来,自己在荷兰人这里,已经纳过投名状了。

而且还不止一次。

他没想到,荷兰人此时会把这些东西拿出来。

悄悄看了看旁边的雷珍兰们,他们的神情也都极为难看。

他们不只是担心这个。

而是,如今荷兰人把这个东西拿出来,便足以证明一件事:巴达维亚,恐怕要守不住。

因为拿出这个东西,相当于是要挟。

一旦这次用了,日后那些华人恐怕就会留一手。就算是朝廷这一次没打下来,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下一次呢?

既然连只能用一次、一旦用了后患无穷的手段都拿了出来,足见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