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五四八章 一分钱难倒天子(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四八章 一分钱难倒天子(二)(4 / 7)

。”

一种官员对刘钰嘴里放炮的举动已经是见惯不惊,心道再离谱扯淡的话,兴国公也说过,这算得什么呢?

再说本来的事,漕运废除,就和海军兴起息息相关。这海军不兴,南洋不下,谈什么废漕改海?

海军和你关系密切,将来改了海运,吃香的喝辣的都是你们海军的人,或者那些松江府的大户商贾,还有那些真跑去开发南洋的,我们喝西北风啊?

有官员出身道:“陛下,苏子云:吾头发不可胜数,而身之毛孔亦不可胜数,牵一发而头为之动,拨一毛而身为之变,然则发皆吾头,而毛孔皆吾身也。此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也。”

“漕米数量,非是问题。然则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不可轻动啊。”

“发皆吾头,而毛孔皆吾身也。则百万漕工,难道就不是朝廷的子民了吗?手心手背都是肉!”

“兴国公所言,利于商贾,却害了百万漕工;吾等所虑,是利于漕工,却也不害商贾。”

这话说的就很有水平。

说刘钰的办法,是一利、一害。

而不废漕运,是无利、无害。

刘钰的办法,死害漕工,但商贾得利;而自己的办法,商贾虽然不得利,但也没有啥损害;漕工也没有损害。

一利、一害;比之无利,无害。

似乎还是无利无害更好一些。

任何变革,都要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大部分时候都选择无利无害的办法。

然而不等刘钰反驳,刚才仗义执言希望明确治水目的的水利官员怒道:“大人所言,简直大谬!”

“黄淮两岸的数百万百姓,是不是人?是不是大顺的子民?”

“他们若不是人、不是朝廷的子民,自然无利无害。可他们要也算是人、也算是朝廷的子民,怎么能说是无利无害呢?”

“漕米的损耗,皆加派在他们身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