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七七七章 争功(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七七章 争功(六)(4 / 6)

新的治理逻辑,通过海外贸易、对新商品粮基地的控制、贸易白银、外部殖民土地税等,对外扩张。

最终目的,皇帝希望在他死前,能够做到:养二十万兵,不费内地核心区百姓一文钱。

这倒不是他多爱惜百姓,而是因为皇帝很清楚一件事,以过去的历史为鉴、以此时的现实为镜,能推翻王朝的,只能是那些内地核心省份。

内地核心省份的首要任务,既不是收钱,也不是征赋,只需要赈灾、维稳、蠲免。

而新政省份,则是用一种崭新的、脱离了过去传统王朝的治水赈灾小农传统的逻辑,做皇权的力量。

如果,新政省份出了问题,靠内地核心省份的无限人力,镇压。江苏,无险可守。海军切断粮食,这边连饭都吃不饱。

如果,内地核心区出了问题,靠新政地区的财富、资源,镇压。

是以,假如林敏真的能够揣摩上意。

真的能够明白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甚至真的能够明白这一次改元惟新的逻辑是什么。

那么,他就不会傻乎乎地琢磨着改革科举、改革生员制度。

因为,皇帝绝对不会允许。

生员制度、科举制度、是维系新政地区和传统地区的最强有力的纽带。

这可以确保,新政省份的主流文化,和内地核心区的主流文化,并无二致。

也确保一旦新政失控,可以利用江苏的两万多生员,迅速转回保守。

至于生员罢学闹事之类的,皇帝看来,根本就是很简单的事。兵是干啥用的?

打压一番,再给甜枣。

就当年鞑虏入关,剃发易服都能接受继续做官的水准,只需要继续给他们做官的机会即可。

日后该考生员的还会考、该琢磨科举的还会琢磨。一省不为官,可以中状元、着红袍,去内部核心区做官,甚至宰执传统的天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