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八三七章 最后的布置(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三七章 最后的布置(二)(4 / 7)

也就只能是金矿、银矿了。

否则还能是什么?

资本跑西海岸种粮食,靠着风帆舰,乘风破浪越过太平洋,和南洋一年三四熟的稻米、关东优良的大豆搞竞争?

这肯定不行。

但如果搞出来金矿、银矿,那么种粮就有利可图了。

历史上,华人在夏威夷开拓的契机,就是美国的南北战争开打。

华人敏锐地察觉到了蔗糖、咖啡等南方贸易品,会有一波利好期,果断投资种植园,开展蔗糖业,大发其财。

而且,不只是华人,而是资本的整体动向,直接引爆了夏威夷地区的旧经济基础瓦解。

大量的资本入场,买地、垦荒、种植园、招聘劳工。

几年之内,人口比例迅速失调。

那么,对大顺来说,怎么吸引大顺的资本入场檀香山?入场美洲西海岸?

简单,只需要一个“开辟种植园”、“雇人垦殖有利可图”的契机,资本就会蜂拥而至。

正如辽河地区,大顺有明末恐惧症,搞了这么久,移民数量不如刘钰在江苏折腾让大豆商品化短短数年间的人数。

对美洲的开拓,算是刘钰出镇松苏这个使命之下,最后的一项计划。如同他为鲸海节度使时候定下的鲸海移民计划一样,是个长久的、但第一步必须要迈的好的计划。

简而言之,三步走。

第一步,就是让孟松麓等人去檀香山,支持酋长统一,获得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

通过他们的实学水平,提振檀香山的生产力,渗入檀香山的政治高层。

他给孟松麓的时间,是二三年,实际上他可以接受的是三五年。

第二步,毛皮公司转型,去育空河地区挖金子。

以檀香山作为后勤补给基地、粮食基地,支撑从育空河河口向育空河内部的淘金热。

这对大顺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