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四十二章 大忠臣(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大忠臣(下)(4 / 5)

刘钰和他们尿不到一个壶里的原因,在于土地问题在刘钰这只是手段。经书里的王道再温柔,可工业化这种东西,十三经里却是没有描绘的。

如今听刘钰说完他要做的“传统的抑兼并”手段,皇帝的警惕终于放下了许多。

刘钰又趁热打铁道:“此事,既是尝试,为后世做史鉴。臣以为,黄河大堤事,在民心、民力可用。若民心、民力可用,则不过三年可成之事。是以,不必急于一时。”

“况且是否可用,尚需尝试。臣请先以青州府和武定州为试点。若行,则可推之于新河道南北。”

他也没有一口要督办一省,而是要以国公的身份,去督办一府事,最多加上靠着的、很多情况已经不同的莱州登州。

青州府不大,但是该有的都有。

有理论上比较适合种植烤烟的黄黏土带砂地,在诸城。

有山东比较容易开采、而且煤矿质量非常不错的博山。

有此时比较方便的铁矿、铜矿,也在临淄附近。

距离胶州湾非常近,只要铁路修好,哪怕是靠现在这种破蒸汽机车,也一样可以快速运输。

距离东北大豆产区,也非常的近。而且两边靠海,粮食价格,只要有个强有力的政府,就能保持稳定。

虽然因为运河经济带导致的山东经济重心在鲁西南、鲁西北的问题,临淄这样的千年古城这些年混的有点惨。

但一旦找准了方向,刘钰确信,足以达成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快山东的经济格局就要重新改写。

地理上,是距离莱州、登州这两个实际上已经基本完成了小农转型的先发地区最近的地方。

政治上,也可以很快建立起来一个样板,积累足够的经验。并且,应该来说,青州府是尝试改良的好地方,至少比现在的鲁西南地区要容易。

由于本身这个问题,是因黄河问题而起的。

刘钰选了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