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一八四章 国富论(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八四章 国富论(六)(4 / 5)

润。

各国的政府,实际上也是“盈利”的受益者。

而各国能卖多少,取决于各国有多少人口、多少殖民地、多少势力范围。

当然,若不认为这是一种畸形的卡特尔。

那么,也是可以认为是一种“自由贸易”。

毕竟,到了阿姆斯特丹之后,到岸价是全欧洲统一的。

理论上,这不就是比谁家的航运业成本更低、谁家的造船成本更低、谁家的航海技术更高,谁更有市场建设和销售渠道吗?

如何解释,不影响结果。

谁收高关税,那么不收茶税的就会往高关税地区走私。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大顺能否保证每年六七月份,在阿姆斯特丹定时刷新?且别的地方不会刷新?

这是两个问题。

前者,是大顺的茶园生产端,能否确保足够的供货?大顺的航海术,能否保证每年的航行?

后者,是说大顺能否做到,没有其余人偷偷把茶叶运过来?

前者,好说。

后者,也好说。

葡萄牙滚蛋、丹麦滚蛋、英国滚蛋、法国滚蛋之后,实际上大顺已经可以做到,除了在阿姆斯特丹刷新外,好望角以西不会再在别的地方刷新。

因为此时茶叶并没有被人偷走到锡兰和印度,大顺也绝不可能放着湖南湖北等地的山地不管,跑去锡兰种茶叶去。是以,茶叶想要以走私的方法流到欧洲,还是很难的。

这,便是大顺和英国可以谈的现实原因。

念经并不代表可以靠念经谈判。

关键是要一边念经,一边搞出一个不那么扯犊子的方桉,并且要考虑到“国家还要存在、且政府需要税收”这个现实。

非要念经的话,说大顺这么搞算是“自由贸易”,而并不符合因为生产相对过剩产生的国际卡特尔垄断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