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一世骁雄> 第二百四十章无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章无头(3 / 4)

的时间里,就被朝廷剿灭了?而自宣嘉十八开始,如今已经是宣嘉二十年,红莲道看似不堪一击,却比起吴逆之乱,迁延到现在,其中关键你可知晓?”

听到兄长发问,傅津川沉默不语,然后缓缓的点点头。

他并不是当初在河西道的时候那个眼里只知道杀敌建功的轻狂少年,一任扬州都督两年的时间,对于江淮以及各地的情况也多少有些了解。

更清楚红莲之乱的内因,并不是什么那几个乱党蛊惑人心的问题。

能造成这么大的声势,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很多人在朝廷治下,活的很艰难,甚至活不下去了。

所以他们才能被蛊惑。

但凡有太平日子能过下去,谁去造反啊?

这才是为什么两年多时间里,官军派遣大军追剿,屡次获胜,但红莲军却有游刃有余,流窜西南半壁,从容自如,且愈演愈烈。

那根子在哪?

这个答桉如今的傅津川也想的明白。

在朝廷,在吏治,在朝廷上的衮衮诸公。

“前几日,山南道均州刺史,襄州刺史,房县县令,县尉,商州司马,等十几个官员,全都被下狱了,你可知缘由?”

傅淮川突然发问道。

傅津川听后眉头一皱,两个刺史级别的高官,还有一众官员直接被元帅行辕下令拿下,这说起来其实是已经超过了元帅行辕的权限,因为元帅行辕只有军权。

但作为大元帅的赵元檀,是储君,太子殿下。

这样一来也就没人追究这么干是不是越权了。

“这些官员,接着红莲道四处流窜敛财,大肆抓捕以查拿红莲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不论习道不习道,但论给钱不给钱,不遂所欲,即诬以红莲治罪...这还只是两个刺史你觉得惊讶,别急,后面还有大鱼呢...”

“山南道经略使毕元,过几日就要解送上京城了,这个毕元,跟均州刺史傅宁、邓州刺史陈望之,朋比为奸,民谣传说‘毕不管,傅死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