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三国之银狐> 第四十章 上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章 上学(2 / 5)

不仅是新的人丁,同时还有更加混乱的治理以及严重的治安问题。

几个人正商量办法呢,恰好邓洪来赴任,听闻诸葛玄的遭遇,刘表就看向沈晨说道:“稚子,你确实非常聪慧。”

“多谢使君夸奖,这些都是沿途走来见闻而生的感想,我还需要努力读书才行。”

沈晨回应道。

刘表抚须笑道:“稚子倒是谦虚,今日我们刚好在议论如今荆州多了十余万户流民,该如何安置的问题,稚子有什么办法没有?”

沈晨想了想道:“来的路上我与叔祖也见到了很多流民,还与他们攀谈,知道这是因为关中大乱的缘故,现在关中已经是一片狼藉,听他们说,天子欲东迁洛阳,这就说明关中已经到了几乎没法生存的地步。”

“所以我觉得既然关中已经无法生存,百姓大概率就会定居在荆州。荆州人口兴旺是一件好事,如今南阳自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后,丁口减半,荒土众多,使君可以把流民安置在南阳。”

“此时由州府出粮草辎重,先救济饥民,再让各地官府安置他们,让他们在南阳开垦荒地,屯田养民,民活则粮草更充沛,再以此养军,使君的军队也会更加强大。”

屯田?

这个计策出来,几个州府从事都纷纷对视。

他们怎么没想到屯田呢?

要知道这个办法并非曹操首创,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屯田制度。

一直到西汉的时候,这个制度被发扬光大,从汉文帝开始,就征召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去戍边种地,为边军提供粮食。

只是以前的屯田制度是为了给粮草供给困难的边境就地种粮,选择地方也往往是并州幽州西凉之地。

内地以前从未实行过这个制度,所以大家一开始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但如今世道不同了,各地诸侯形成割据之势,南阳就已经是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