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科幻灵异>末世灾变:我的熟练度面板> 第三百八十六章 教司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六章 教司坊(1 / 6)

皇帝为什么想要战争?

为了开疆扩土之功?

一方面,只有占领更多更大的领土才能拥有足够的耕地、河流和草原资源,才能保证粮食的供应,才能供养庞大的政府机关和军队,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才能保证帝国的长治久安。而随着领土越大,粮草、人口资源才越丰富,经济基础才能更雄厚,国家实力才能进一步增强,在遭遇外敌入侵时候才能有更多回旋余地。

南征北战,攻城拔寨不仅能开疆拓土,也是一位国君体现自我威望的重要渠道,每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君,都是通过四处攻伐为自己的子民打下辽阔的疆土树立了威望。

同时将士也需要在领土扩张上获取功名,打仗无疑就是一条全新的上升渠道。

另一方面,只有开疆扩土,才能名垂青史,成为历史有名的君王。

一个君王如果开疆扩土那么关于他的功绩就会在历史之中大笔墨的记载,关于他的传奇也就会越来越多。

否则的话就算是做的再好,也不过一个‘中兴之君’的称呼,如一句‘某某王朝在他的带领之下更加兴盛’,但是若是开疆扩土之君那就有很多事情了,甚至都是带着敬称。

如,秦皇汉武……

当然,也还有是为了好大喜功的。

这两者说成是同一追求也可,区别就是成没成功。

成功了,就是开疆扩土之功,不成功就是好大喜功之君。

古代君王追求武功,以求青史留名,便不恤国力穷兵黩武,征讨四方,有的虽然于疆域扩展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国家财力民力也被掏空了,如果继续攻伐下去最终结果必然是民心离散而变乱四起!

汉武帝武功堪比昔日秦王扫六合,征服西南夷,南平南越,东瓯,征服卫氏朝鲜,任用卫、霍收复河套,打通河西走廊,封狼居胥,使匈奴远遁漠北而不敢正视中原,是其大功也!

然而到晚年,大宛国因未进献好马而使贰师将军李广利两次远征大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